【国泰产险专题】退保变贷款?! 小心代理黑产骗穿“钱袋子”!

近期,一则新闻引起了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关注。

某保险机构接到客户Z女士投诉,称其在保单销售过程中遭遇误导行为,要求退回全部保费。经工作人员核查,发现两个异常情况:一是未发现Z女士所述的销售误导;二是该保单不久前办理了一笔保单贷款业务。奇怪的是,Z女士对此并不知情。此时,Z女士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,险些造成经济损失。


这一案例再次提醒我们:金融黑产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消费者必须提高警惕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,防范保单诈骗风险!


骗局起底:黑产如何步步为营?

原来,Z女士曾接到过某“专业法务咨询公司”的客服来电,正是这一通电话让她落入了诈骗圈套。那么黑产分子究竟是如何步步为营,让我们一起揭秘:


第一步,制造恐慌,窃取个人信息。来电中,对方以“保险理赔难、保单纠纷多”等话术诱导Z女士产生退保想法。在对方哄骗下,Z女士还同意授权其进行代理退保,事后支付代理费即可。


第二步,暗度陈仓,利用保单贷款套现黑产分子利用授权,或者通过非法渠道(如网络钓鱼、数据泄露、虚假APP等)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,甚至利用伪造的授权文件冒名办理保单贷款。


第三步,双重收割。一旦操作成功,黑产分子就会将贷款资金据为己有,甚至谎称“退保钱款已到账”,要求支付数千元“手续费”。


案例中的Z女士就是准备在核实退保完成后支付所谓代理费。若未被及时发现,她将面临资金损失、保障缺失、征信受损等多重风险。


风险警示:代理退保的五大风险

近年来,非法中介的“代理退保”骗局屡见不鲜,花样繁多,严重威胁了金融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。值得警惕的是,一旦消费者上当受骗,将会面临五大风险:


一是信息“裸奔”。黑产分子以“维权协助”为名,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保单原件等敏感信息。这些信息一旦泄露,轻则遭遇骚扰电话轰炸,重则被冒名办理贷款、开户,甚至成为洗钱工具。


二是资金“蒸发”。黑产机构通常会收取高额“手续费”,或怂恿消费者“退旧投新”,通过推荐高风险产品赚取佣金,形成闭环收割,更有甚者截留全部资金跑路。


三是保障“缺失”。退保后保障即刻终止,消费者将暴露在风险之中。一旦罹患疾病,不仅将失去赔偿金,重新投保也可能面临拒保风险。


四是踩踏法律“雷区”。黑产分子教唆消费者伪造签名、虚构销售误导证据,使本应维权的消费者沦为诈骗共犯。


五是留下征信“污点”。黑产分子常会私自办理保单贷款,若未按时还款或将影响个人征信。


提高警惕:四大妙招要牢记!

针对退保黑产诈骗乱象,国泰产险也“对症”准备了四个小妙招,助力广大消费者轻松识破骗局,远离风险源头,牢牢守护资金安全!

第一招:官方渠道交叉验证

不轻信陌生来电、不点击可疑链接、不下载非官方APP。若遇到特殊来电,事后主动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热线进行二次确认。


第二招:隐私信息不外泄

如规避弱密码风险,提升密码复杂度、审慎注册信息提供,防止过度信息披露、妥善处理纸质信息,确保信息彻底销毁等。此外,如确实需要外用身份证等,其复印件也应注明用途。


第三招:定期检查保单状态

通过保险公司APP、官网或客服热线查询保单情况,如发现异常贷款、退保等操作,立即联系官方核实。关注保险公司发送的短信、邮件通知,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保单变动信息。


第四招:提升法律维权意识

在签署文件时,仔细查条款、查资质、查公章,慧眼识别非法机构。同时牢记正规保险公司的维权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。


最后,国泰产险再次提醒,如若遭遇类似诈骗,可第一时间联系保险公司进行专业操作,同时保存相关通话录音、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关键证据进行报案。此外,广大消费者还可以使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 APP,以科技之力护航人身财产安全。